返回列表 发帖

网传车中瓶装水致癌 试验粉碎谣言

导读:关于“车内放瓶装水会致癌”的流言:某位罹患乳腺癌的母亲被医生告知,女性实在不应该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裝水。热能和塑胶瓶子两遇在一起就会产生化学物质,而那些将会导致人们罹患乳腺癌。这则流言来源于人们对瓶子中增塑剂的担忧。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小编带着疑问亲自进行了“车中晒水”的试验,以求证在车中暴晒的水到底有没有增塑剂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在驾驶室内存放几瓶矿泉水或买整箱水放在后备箱,以备不时之需。搜狐健康就“你是否在车里放过瓶装水”这个话题制作了一期调查,发现96.23%的网友在车里放过瓶装水,而网友最担心的就是瓶装水在车内暴晒后是否有增塑剂析出、细菌会不会滋生。就网友所担心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严格的实验,把样品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进行对照检测,与以往传播的说法不同,实验结果清晰表明:瓶装水在车内暴晒7天并无增塑剂析出,菌落总数无明显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96.23%的人在车内放过瓶装水,只有3.77%表示没有存放过。那么大家都把水存放在什么地方?后备箱获得最高票数66.14%,另外有32.44%的人把瓶装水直接放在驾驶室内,只有1.42%的人会放入车内保温箱。且5成接受调查者习惯存放一箱矿泉水,一放就是一周或一月。
  64.22%的网友担心水瓶析出的有毒物,还有28%的网友担心车里存放的瓶装水会出现细菌滋生的问题。
  实验证明:瓶装水在车内暴晒7天并无增塑剂析出 菌落总数无明显变化
    搜狐健康频道联合《食品指南》杂志社开展测评工作,搜狐小编在北京石景山区家乐福超市购买了10大知名品牌瓶装水(康师傅、乐百氏、雀巢、屈臣氏、农夫山泉、统一、冰露、依云、昆仑山、娃哈哈),每种2瓶,1瓶置于车内前挡风玻璃下暴晒,使用专用测温仪每隔2个小时测一次温度,车内最高温度曾达到74.6℃。另外1瓶放在常温室内未经暴晒。实验结束后,在车内暴晒的10个品牌的瓶装水的瓶体都发生了变形,其中乐百氏的水瓶盖处还出现了水渗出滴漏的现象。
  小编将10瓶晒过的水和10瓶同品牌同批次的未经暴晒的水一并委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进行对照检测。
在室内和车内存放的10品牌瓶装水检测结果.jpg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否经过暴晒,同品牌的2个瓶装水样本中均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等18种可能致癌的增塑剂。由此可见,尽管在温度最高可以达到74.6℃的车内放置了一周,瓶装水的瓶体并无增塑剂析出。
  同时,在塑料瓶密封条件下,水中的微生物很难繁殖,以上10种瓶装水的菌落总数均在合格范围内,与未经暴晒的同品牌产品相比,菌落总数未发生明显变化。GB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中对菌落总数的规定:小于等于20cfu/mL,本次检测中,无论是晒前还是晒后,10个品牌的水都远小于该数值,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目前市面上90%的塑料瓶装饮料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瓶体材料。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蒋平平教授表示,瓶装水的瓶体PET中一般不添加增塑剂这种物质,这是由PET的制作工艺决定的。而PET的稳定性是由材料聚合度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当温度小于120℃时,PET材料是十分安全的。除了PET之外,日常中经常用到的塑料像PP、PE也是不会添加增塑剂的。而PVC的制作中需要添加增塑剂,PVC作为原料制作的一些薄膜、保鲜膜、儿童玩具、一次性手套等产品,生产企业选择制品中的塑料助剂应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应当符合欧盟和国家的相应环保塑料制品的规定。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叶胜荣教授认为,PET的结构相当稳定,其融化温度超过250℃,要发生化学变化至少要在100℃以上。汽车内显然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热能和塑胶瓶两者遇在一起就产生有毒物质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据三湘都市报
  建议:瓶装水保存仍应避免高温
  虽然传闻被实验结果否定,但保存瓶装水仍应注意瓶身标注的适宜存放温度、保质期(一般在12至24个月)和“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等存放要求。可以在车里放瓶装水,以备不时之需,但应缩短储存时间并经常更换,避免出现变质,尤其是糖饮料更是如此。开启后的瓶装水最好在24小时内饮用。
  5成以上受访者会喝车内存放的“旧”水 专家建议开盖超过24h的瓶装水尽量别喝

开盖后存放在车里的水你还会不会喝?51.62%的网友会喝,48.38%的网友不会喝。那么,这些已经被打开了而且喝过的水,在最高温度可到达70℃左右的车内存放以后会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对此,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鉴表示:“会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我们曾经委托做过实验,在相对比较洁净的实验室环境里面,打开了盖的瓶装水在24小时之内,细菌总数尤其是像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这些典型致病菌的变化情况并不大。但是如果打开盖时的瓶口接触环境(包括车内空气,人体的手、口部等)本身就不卫生,在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下,致病菌孳生繁殖速度加快,出现安全风险的概率就比较高了。”
  因此,为了提高安全卫生系数,在较为洁净的接触环境下,建议开盖超过24小时的尽量不喝,最长不超过48小时。如果周边接触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建议开瓶后尽快喝掉,尽量不要开瓶后储存。
  不要重复使用瓶装水的塑料瓶 特别是别盛放油盐酱醋
  有很多家庭会使用喝完的矿泉水瓶来装厨房的油、醋、酱油等,其实这样做并不可取。徐鉴副所长表示:“食用油、醋和酱油里面的有机物成分会加快塑料的分解,析出有害物质,这是一个常识。因此,从最大限度避免健康危害的角度来讲,尽量不要使用喝完水的矿泉水瓶装这些食品。”
  如果我们此前曾经或者现在正在使用旧矿泉水瓶装食用油、醋、酱油等食品,也完全没必要恐慌。食用油、醋、酱油这一类食品对塑料的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有害物质的析出极其微量,在检测仪器的检测限以下。加上我们日常饮食结构里面食用油、醋、酱油所占比例并不大,尤其是后两种作为调料使用摄入量更小,因此对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也是在人体自身解毒功能可承受的范围内的。
  塑料制品三角标有奥秘 5号PP耐热性最好(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提供)
  在塑料制品上会有一个三角形的标志,中间还写着数字。这些都代表什么呢?
  数字1: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用途:常见于矿泉水瓶、饮料瓶。
  注意:只能耐热摄氏70度,不能盛放开水,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盛装其他物品。
  数字2: HDPE(高密度聚乙烯)。
  用途:常见于购物袋、食品袋,或洗发水瓶、药瓶及大包装矿泉水瓶。
  注意:可耐100℃高温,标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来盛装食品。承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
  数字3: PVC(聚氯乙烯)。
  用途:食品盒、水管和建筑材料或保鲜膜。
  注意:用这种原料制作的食品盒只适合储存干燥、水分少的食物,如米饭和面食。PVC耐高温性不强,因此不能用于微波炉。
  数字4: LDPE(低密度聚乙烯)。
  用途:常见于保鲜膜和塑料膜。
  注意:耐热性不强,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最好不用于微波炉。同样是保鲜膜,标识为4的比标识为3的更安全。
  数字5:PP(聚丙烯)。
  用途:常见于微波炉饭盒、塑料水杯。
  注意:可耐130℃高温,这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且安全的塑料材质,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0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06号PS(聚苯乙烯))制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温,所以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数字6:PS(聚苯乙烯)。
  用途:常见于一些一次性水杯。
  注意:可以盛放冷饮,最好不要用来泡茶,而且不能装强酸或者强碱性的物质,比如橙汁。标志为6的白色不透明发泡餐盒,在高温下会溶化,是国家早已明令禁止使用的。
  附:实验概述
  实验所用车型:一汽大众速腾(联合灰)
  实验样品:康师傅、乐百氏、雀巢、屈臣氏、农夫山泉、统一、冰露、依云、昆仑山、娃哈哈
  实验目的:检验瓶装水在车内暴晒后是否会产生增塑剂以及水中菌落总数有无变化。
  实验地点:北京石景山区双锦园小区露天停车场
  实验过程:将10种瓶装水置于车内前挡风玻璃处,阳光暴晒7天。使用专用测温仪每隔2个小时测一次温度。8月19日中午12点车内最高温度达到74.6度。实验结束后,小编将10瓶晒过的水和10瓶同品牌同批次的未经暴晒的水一并委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进行对照检测。
  实验结果:
  经过7天暴晒,10品牌瓶装水水瓶均有变形,乐百氏的水瓶瓶盖处出现水渗出现象。
  瓶装水在车内暴晒7天无增塑剂析出,菌落总数未发生明显变化。

实验中每天车内温度最高值:
时间车内最高温度(℃)天气预报最高温度(℃)天气
8月13日12点73.831
8月14日10点41.227
8月15日12点72.031
8月16日14点73.731
8月17日14点56.829
8月18日12点43.429
8月19日12点74.631
寂寞团 www.jimotuan.com  欢迎大家访问

返回列表

我们都是寂寞的孩子 关闭


你若不离,生死相依

在小区散步,看见一个男人背着一只金毛,对,没错,是金毛,就是那种长的好大的狗狗。目瞪口呆….在人家走过去之后还是忍不住说:“咋背着呢,这怎么背得动,让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