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寂寞团团长)当前离线
寂寞团团长
昵称: 寂寞团团长
头衔: 寂寞团团长
管理员
17岁的小明是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平时学业繁忙,日前在体育课上踢了一场足球后,第二天却发现自己小便没有了,而且双腿都肿了起来。小明的父母慌了神,急忙将他送到附近的医院,经医生诊断,小明得了急性肾损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教授表示:“剧烈运动后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时有发生。”据介绍,他曾接诊过一名因参加新年登高大赛而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病人。丁小强教授指出,这主要是由于骨骼肌因不科学的运动产生了急速的损伤,导致肌肉细胞的坏死及细胞膜的破坏,肌球蛋白随之渗出。据了解,肌球蛋白是一种内源性的毒素,可使肾脏受到损害。
丁教授表示,压力较大的青年人,其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突然剧烈运动很有可能造成肌肉损伤。专家建议,长期不运动、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开始运动时就要量力而行。平时体育锻炼应讲究方式方法,宜从小运动量开始,按自身身体情况逐渐增加到适宜的强度和难度。
听信偏方,盲目吃鱼胆中毒伤肾 小雨平时患有哮喘,他妈妈听说 “鱼胆润肺,可治哮喘”,便找来给他服用。当晚9点多,小宇身体开始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上医院一检查,孩子患上了急性肾衰竭。可这明明是为孩子补身子,怎么就患上急性肾衰竭了呢?丁小强教授指出,肾脏是排泄机体代谢废物的器官。而鱼胆有着极强的毒性,鱼胆汁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其毒性成分首先进入肝脏,然后再由肾排出。小雨的肾就是被鱼胆代谢产生的毒物给毒害了。专家指出,民间偏方大多缺少科学依据,不可盲目轻信。 胡乱服药,五种感冒药吃出肾损伤 最近气温忽高忽低,陈先生又感冒了,这回感冒来势有点凶,开始吃了一点药不见效果,他干脆一连吃了5种感冒药。可服下这些药非但没有治好他的感冒,相反第二天,陈先生发现自己小便没有了。经检查是典型的药物性肾损伤,说白了就是乱吃药吃出了肾病。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急性肾损伤病例中,由药物引发的高达20%。丁教授表示,部分退热药的肾毒性较大,是导致肾脏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据介绍,许多患者都是在不去医院就诊情况下,随便服用一些复方感冒药后发病的。有的病人在服药后不到6小时就开始腰酸,到医院一查血肌酐(肾功能指标)已经超出常人一倍多。 严重腹泻,白领吃火锅酿成肾损伤 付先生前些日子与朋友在一家小饭馆聚会,吃的是火锅,羊肉、贡丸、金针菇,点了一大堆菜,一伙人一直吃到凌晨一点多。谁知回家以后,付先生就不停拉肚子,折腾了一晚上。之后吃了两天的止泻药才见好。但家人却发觉有点不对劲: 3天时间,付先生就像得了重病一样,眼眶深凹,脸色蜡黄,小便也解不出来了。到了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了严重腹泻后引起的急性肾损伤。 丁教授解释说,腹泻会引起身体体液流失,导致严重脱水,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容量不足,就会出现肾脏缺血的情况,进而引发急性肾损伤。丁教授说,肾脏最怕的就是缺水。 常熬夜,肾脏也“伤不起” 据介绍,凌晨1至4点是肾脏的工作时间,在这期间,肾脏会忙着排出体内毒素。而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肾脏总是得不到养护,当然容易出问题。丁教授说,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娱乐方式就是吃饭,运动很少,经常熬夜。而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疾病不断增多,继而引发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损害,使得此类病人近年来呈逐年增长趋势。 专家表示,大约有近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肾病,而这种是最难治疗的肾脏病之一。建议年轻人应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悦。此外,还应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营养太好,加重肾脏负担 丁教授表示,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负责排泄废物和毒素的器官,而吃得太咸、太甜、太油,蛋白质吃得太多,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长期高负荷的工作,肾脏自然就容易生病。 据了解,吃得太咸容易引发高血压。而吃得太甜、太油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还会引发肥胖。肥胖会导致肾脏的脂肪含量增加、重量增加、体积增大、肾小球肥大。肥胖者还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此外,高嘌呤饮食(海鲜,内脏,豆制品等)会导致体内的血尿酸浓度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升高对肾脏的毒性非常大,很容易造成肾小管和肾间质发生病变,最后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 谨慎用药,不要让肾太受伤 丁教授建议,没有明确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病人,千万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感冒发烧后也不应随意吃药,而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情况服药。尤其是已患有肾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更要谨慎用药。据了解,除了上述药物外,长期服用某些抗肿瘤化疗药物、减肥药、中药等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肾损害。 此外,随着现代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手段的发展,造影剂的应用日益增多,与此同时,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却在明显上升。据介绍,造影剂肾病目前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第三位病因,所以市民也须慎用造影剂。 高危人群及时检查肾功能 丁教授介绍,由于肾病的特殊性,大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因为没有明显症状而未及时就诊,造成肾脏病早期诊断率很低。而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痛风、肝炎、肥胖症、红斑狼疮等患者,及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都是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对于这些人群应在平时密切随访肾功能和尿常规,做好定期体检工作,发现苗头,明确诊断,及早处理。 而对于那些已经患病的患者而言,不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危险诱因,保护自己的肾功能。 及时倾听肾脏的“呼救声” 除了定期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外,丁教授表示还需及时倾听肾脏的 “呼救声”。据了解,水肿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丁教授指出,如果平时容易戴上、摘下的戒指现在变得发紧;拿东西时手指不容易弯曲;脚上袜子松紧带痕迹变得明显;原来合适的鞋现在穿起来感到发紧……这些都提示可能有水肿了。 其次,还要注意“泡沫尿”。据介绍,几乎所有的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病都可以出现蛋白尿,即在尿液中出现过量蛋白质的现象。当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时,可出现持久难消的泡沫,可称为“泡沫尿”。丁教授建议,此时到医院做一个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就能当场明确。 此外,如果发现尿色改变,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或增多,出现腰酸腰痛、心慌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发热皮疹等症状,就要了解这是肾脏向我们发出的求救呼唤。丁教授强调,一定要重视这些症状,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就可以在疾病的早期拯救肾脏!
好莱坞明星艳照,那些明星你都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