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为何说女不养狗男不养猫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5-4-3 16:44     标题: 为何说女不养狗男不养猫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日常农耕离不开牲畜,改善生活也离不开牲畜。若想六畜兴旺,繁殖必不可少。民间对交配、配种之类的词语难以启齿,就发明了许多替代词,鸡鸭鹅交配称“压蛋儿”,猫交配称“叫春儿”,狗交配称“恋蛋”,羊交配称“搭羔儿”,猪交配称“跑圈儿”,牛交配称“牵犊儿”,骡、马、驴交配统称“走驹儿”。在畜养上也有些俗语,如“小猫小狗,家中一口”、“女不养狗、男不养猫”之类。

韩晓民 | 文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在没有机械的漫长岁月里,日常农耕离不开牲畜,改善生活也离不开牲畜。

一万多年以前,原始先民驯化了牲畜,告别了采集、狩猎的颠沛游离生活,逐步进入到以农耕、畜牧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这片土地上,人类和牲畜的关系颇为密切。

人类把野生动物驯化为家养禽畜,一是图它们的肉和皮毛,二是图它们的力气。


春节写对联、春条时,常见的一幅春条叫“六畜兴旺”。六畜指猪、马、牛、羊、鸡、狗,这六种动物,是最早成为中国人伙伴的主要动物,位列十二生肖当中。稍晚一些的鸭和鹅就没这个荣幸了,或许也和当时文明主要在华北一带有关,驴和猫则是后来从外引进的。

中原地区现在的大型牲畜俗称牲口,有牛、马、驴、骡。

牛主要是役肉兼用的南阳品系黄牛,这种黄牛体形高大,肌肉发达,性情温顺,易于使役,把那些踏实能干又服从管理的人比作老黄牛,确实很恰当。

马以轻挽马为主,这种马的毛多为栗色,颈短胸宽,四肢粗壮,跑起来很轻快,耐力还好。


驴有两种,一种是体型较大的关中驴,适合田间使役,但不大听使唤,称犟驴;一种是体型较小的小毛驴,又称本地驴,本地驴体型虽小,但动作灵敏,听使唤,所以养本地驴的农户较多。

骡俗称“骡子”,自身没有繁殖能力,是马和驴杂交产下的后代,公驴和母马交配产下的骡子叫马骡,公马和母驴交配产下的骡子叫驴骡,俗称“驴闷儿”。民间对动物杂交非常厌恶,骂人骂得很恶毒的一句话是:杂种!骂别人是“驴闷儿”,虽然委婉些,但仍然恶毒。尽管如此,骡子的杂交优势还是得到了认可,它们能拉能驮,力气大、耐力强,对饲料不挑剔,还不易生病,这样的牲口,农家使起来很上手,所以饲养骡子的农户很多。

家畜主要有猪、羊、狗、猫等。


洛阳那只每天推主人摆摊的中华田园犬

旧时,农家饲养的猪多为黑猪,体型小,增重慢,但体质健壮,适应力强,繁殖率高,肉质鲜美。

羊多为回民饲养,有山羊和绵羊之分。山羊尾小、毛短,肉用为主,乳用为辅,羊毛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绵羊尾大,体型大,毛蜷曲而绵密,是毛纺业的重要原料,其肉质鲜美,羔羊肉尤为可口。

“小猫小狗,家中一口。”意思是家里喂养的猫狗,被当作家庭中的一口人去看待。养猫为了逮老鼠,养狗为了看家护院,且猫温顺、狗忠诚,都通人性,所以自家饲养的猫狗,绝不忍心杀了它们吃肉。民间有句俗语叫“女不养狗、男不养猫”,究其原因,滑稽人士解释说:狗乃狼种,淫性极大,会对女主人做下流之举,让女主人难堪;猫太腻人,常跟主人同床而眠,且善夜间捕鼠,但夜视模糊,易将男主人的生殖器当老鼠捕杀。纯属笑谈。


鸡是主要的家禽。旧时,农户几乎家家养鸡,公鸡打鸣,母鸡下蛋。没有钟表的年代,夜里全凭公鸡打鸣声判断时间,鸡叫三遍,天就亮了。本地土鸡称“柴鸡”,体型小,下的蛋也小,但营养价值高。

鹅和鸭适合有水的地方饲养,鹅鸭下的蛋比鸡蛋大,鸭肉鹅肉也鲜美,但有股子腥味,过去许多人吃不惯,所以养鹅鸭不像养鸡那么普及。据说鹅的眼球构造和牛的眼球刚好相反,牛看到的东西会放大,鹅看到的东西却变小。牛看到的人是巨人,所以它们怕人,鹅看到的人是小矮人,就不怕。养鹅的农户家里,常见到鹅追着小孩跑,人们觉得养鹅不安全,所以养鹅的更少。


民间对牲畜、家禽的称呼很有意思,特别是区分雄性和雌性上。公牛称牤牛,母牛称驷牛,小牛称牛犊。公马称儿马,雌马称骒马,小马称马驹儿,骡子和马的称谓相似。公驴称叫驴,母驴称草驴,小驴称驴驹儿。公猪称牙猪,种公猪称郎猪;母猪称豚儿,种母猪称老母猪;小猪称猪娃儿。公羊称羯子,母羊称水儿,小羊称羊羔儿。公狗称牙狗,雌狗称母狗,小狗称狗娃儿。鸡称鸡子,鸭称扁嘴儿,小鸡称鸡娃儿,小鹅称鹅娃儿,小鸭则称小扁嘴。

若想六畜兴旺,牲畜、家禽的繁殖必不可少。鸡鸭猫狗都是散养,他们的交配是自由的,而猪、羊、牲口的交配则受到人为干预,有选择地给它们配种。民间对交配、配种之类的词语难以启齿,人们就发明了许多替代词,这些替代词很形象,又很含蓄。鸡鸭鹅交配称“压蛋儿”,猫交配称“叫春儿”,狗交配称“恋蛋”,羊交配称“搭羔儿”,猪交配称“跑圈儿”,牛交配称“牵犊儿”,骡、马、驴交配统称“走驹儿”。


野生动物全靠自己觅食,而家养的动物就要依靠人去喂养,虽然过去多采用散养的方式饲养家畜家禽,但食物并非遍地都是,它们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还得主要仰仗人。同时,人们也希望家畜家禽膘肥体壮,好卖钱、吃肉。想招呼家畜家禽进食,就要把信号传递给它们。

喂猪时喊“嘞嘞嘞嘞”,喂鸡时喊“咕咕咕咕”,喂狗时喊“嗷哟哟哟”,喂羊时喊“哎哎哎哎”,喂兔子时喊“嚯嚯嚯嚯”,喂猫时喊“咪咪咪咪”,它们就能听懂,这当然是长期训练、条件反射的结果。如果喂一头猪一开始就喊“咪咪咪咪”,时间一久,这头猪听到“咪咪咪咪”也会跑过去吃食,但大家会笑话这个人不懂规矩、乱喊一气。约定俗成不是规定,也是规定。


同样,役使牲畜时也有讲究。“得”、“驾”、“喔”、“吁”、“扫”是基本口令,让牲口前行喊“得”,用力前行喊“驾”,向左拐喊“吁”,向右拐喊“喔”,停下来喊长长的“吁——”,后退喊“扫”。驱使牲口的人称大板或赶牲口的,他们须声音洪亮,喊出去的口令字正腔圆,牲口才听使唤。

农业机械化以后,牲口渐渐少了,骡、马、牛还能见到,而驴几乎找不到了,并非城西开了许多驴肉店才让驴消失的,农民不再用驴拉磨驮物了,用不上的东西最终要被淘汰。养猪养鸡成了养殖场的事,养狗养猫的习俗还在延续,春节再贴春条时,写上“两畜兴旺”就可以了。

有些人认识不到这些动物伙伴的可爱,骂人时会以“禽兽”、“畜生”称呼对方,但殊不知,没有禽兽、畜生,就不会有人类文明。

作者简介:韩晓民,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研究员,专栏作家,许昌市民协副主席,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现供职于许昌县政协文史委,主编《许昌县文史资料》






欢迎光临 寂寞团 (http://www.jimotuan.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