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fervor
greenwall
christmas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寂寞团
»
大话天下
» 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一半是德国人
返回列表
发帖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admin
(寂寞团团长)
当前离线
寂寞团团长
UID
1
帖子
4622
精华
1
积分
28447
阅读权限
200
来自
北京
在线时间
10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5-26
最后登录
2024-3-6
昵称:
寂寞团团长
头衔:
寂寞团团长
管理员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admin
发表于 2013-5-25 21:4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一半是德国人
诺贝尔奖
,
幼儿园
,
德国人
,
起跑线
,
学前教育
Not sure where this is from, it make sense to me。
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
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提早读的都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们乐乐,炫耀一下,显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会外语了、会背古诗了等等,没用!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1.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
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
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
2.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
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鉴借。朋友们,我们要对"起跑线"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重新的认识了。"硬盘"的后果是毁了一切的未来。
收藏
分享
0
0
0
顶
踩
寂寞团 www.jimotuan.com 欢迎大家访问
返回列表
星座命运
时尚潮流
明星动态
我们都是80后
品味生活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们都是寂寞的孩子
关闭
好莱坞明星艳照
好莱坞明星艳照,那些明星你都认识吗
查看